近日,全国文明村镇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文峰乡岗背村幸福小镇灯火通明、人声鼎沸,2025年赣州市“德润赣鄱·红土地上好村晚”市级观摩展演活动精彩上演。赣州市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分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共同观摩了展演活动。
赣州市“德润赣鄱·红土地上好村晚”市级观摩展演活动现场。
特色舞台,从“泥土味”到“文明范”
晚会通过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将乡村振兴的“大主题”转化为鲜活的乡土表达。开场舞《舞龙》磅礴大气;农具展示环节通过展示犁、耙、簸箕等农具展现了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这些沾泥土、带露珠的节目,将党的政策、文明新风与乡土文化完美融合,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让观众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志愿服务队带来的山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快板《不要彩礼要幸福》、情景剧《重温寻乌调查》、说唱《岗背新韵倡丰年》等节目,将党的惠民政策、文明新风与客家非遗艺术深度融合,形成“政策在节目里讲、文明在笑声中传”的生动画面。
节目中穿插的“厚德赣州·文明有礼”有奖问答,吸引村民踊跃参与,让乡风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活动现场设置的全国文明村镇风采展、三代人婚照展等展区。
集市展区,激活共创共建动力
活动现场设置了全国文明村镇风采展示区,寻乌县南桥镇古坑村、南龙村,寻乌县项山乡卢屋村、吉潭镇圳下村等全国文明村镇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挖掘本村革命文化、民俗风情、产业特色等元素及文明村镇建设经验,展示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经验。文峰乡岗背村将移风易俗、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创新实践转化为舞台情景剧,全景式展现文明村镇创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三代人婚照展”,展示本地低彩礼典型家庭。一张张跨越半个世纪的婚纱照,搭配家风故事讲解,传承好家风,推进移风易俗,提倡婚事新办,生动诠释寻乌“为爱减负、为家纳福,彩礼从简、幸福满满”的移风易俗品牌,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为“寻乌好人”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并赠送礼遇包。通过“身边榜样讲身边事”的形式,将在基层治理、乡风培育、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经验转化为“村晚”舞台上的鲜活教材,激发村民争当文明践行者的热情,以榜样力量引领乡风文明,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的志愿服务区变身“文明集市”,政策宣传、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10余个志愿服务摊位贯穿全场。急救培训团队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技能,医疗队为200余名村民提供免费体检,法治宣传员用客家方言向群众宣传文明创建、移风易俗、民生保障等各项政策法规,凝聚起村民共建共享文明成果的信念。
创新实践,多元实践共享文明成果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寻乌创新采用“文明夜市+村晚舞台”模式,从“文艺盛宴”到“治理课堂”,将文艺展演与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民生服务深度融合。通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表达方式,使群众对文明村镇建设的知晓率有效提升,自愿参与志愿服务比例较去年持续增长。正如村民刘大姐所言:“过去觉得文明创建是干部的事,现在发现舞台上有我的节目、展区里有我的手艺、政策里是我的生活!”
寻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举办的“村晚”是当地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明理念融入百姓生活,让百姓享受到精神文明创建的发展成果,让文明新风吹遍红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此次赣州市“德润赣鄱·红土地上好村晚”观摩展演活动以文明新风为笔触,融合非遗传承、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等元素,以文艺节目传播政策,以典型示范带动群众,以志愿服务凝聚共识,既是一场文化盛宴,也是一次文明创建的成果展,更是一堂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课。
供稿:江西省文明办 江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