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文明实践宣讲交流展示活动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展开,同时拉开“晋风润心 文明先行”精神文明战线基层宣讲行、“文明实践 结对同行”文艺战线助力文明实践行动、“文明实践 结对同行”文明单位助力文明实践行动、“新生活 新风尚”文明风尚提升行动“四个行动”的序幕。
《吾心安处“太行山”》——潞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潞州区西街街道五一街社区工作者程紫玉。
这场以“五讲”模式(文明办主任带头讲、文明战线主动讲、专家学者专题讲、先进典型用情讲、“百姓名嘴”常态讲)为载体的宣讲,为基层群众提供菜单式、点单式、预约式的宣讲服务,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文明新风送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赓续,让文化根脉在守望中延续,让传统艺术在创新中新生。
《非遗弦音传党音文明实践暖民心》——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贾敏。
沁县宣讲员贾敏将惠民政策融入沁州三弦书,“党中央发号召,乡村振兴掀高潮,医保政策就是好,人人健康有保障……”清脆弦音搭配押韵唱词,让医保政策、党史故事通过“周末书场”“云端剧场”走进8万余人次的生活。如今,沁州三弦书已成为当地理论宣讲的“金字招牌”。
“我的‘浪浪山’是太行山下的长治城。”社区工作者程紫玉用网络热词开启的讲述,充满青春气息。从被大爷大妈怼到哑口无言的职场小白,到37遍拍摄反诈短视频、被独居老人称为“比亲孙女还亲”的贴心人,她用暴雨中疏通下水道、深夜送物资的平凡瞬间,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对太行精神的践行。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话语引发共鸣,更让“主流价值”成为年轻人可感可知的行动指南。
《与天为党神话之乡》——长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张宇飞。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七个神话中,四个发源于晋东南。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张宇飞从神话传说中解码文明的基因,以“环南太行古都带”为切口,讲述着这片土地上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如何跨越千年,成为今日长治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底气。
上党区宣讲员琚瑒瑒讲述上党区八义窑积极探索“文明实践+非遗”的模式,与研学、文旅、合作社结合,借力新时代文化东风,使得彩瓷重新绽放光芒。实践证明,非遗文化不仅能转化为产业,更能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同频共振,实现互利共赢。
宣讲活动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文明种子播撒的起点。在太行山下,红色基因、文化根脉、创新活力正交织成一曲动人的文明乐章,让文明之花在这片沃土上常开不败。
供稿:山西省文明办 长治市文明办